空中崇拜主日崇拜现场实况
欢迎透过广播、网络,同心聚集敬拜神、聆听诗班的献诗和主仆人的讲道。
电邮:chongbai@liangyou.net
短信:13229966122 (注明:崇拜)

20251012
空中崇拜 --
彼此接纳(罗马书15:5-7)
空中崇拜-20251012
罗马书15:5-7
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,效法基督耶稣,一心一口荣耀神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!所以,你们要彼此接纳,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,使荣耀归与神。
《彼此接纳》这个题目很通俗,就是在这个经文里面就出现了,这一段经文中间是刚才主席;谭长老有提到是罗马书14、15章两章中间的一个重要的结论。其实保罗在写罗马书给罗马教会的时候,他从第1章写下来,其实他在内心中一直有一个思路;一直有一个思想,也是他心中的一个渴望,那就是他看见也知道,虽然他还没有去,但是他听到罗马教会中有些很麻烦的问题。这些问题中间特别显出在罗马教会里面;信主的犹太信徒和信主的非犹太信徒,这样知道啊,两群人之间的张力。所以其实前面他讲了第1章到第8章讲的教义,第9章到11章;特别讲这个犹太人的背景和犹太人的未来,但是到最后他讲我们都要在神的面前委身、奉献。可是在这一切的中间,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问题,就是你们一起在教会事奉,你们在教会中彼此之间有这么大的张力,怎么办呢?
《彼此接纳》其实是一个很熟悉的一个题目,或者是说一讲心里头就会知道,或者明白我们两造之间;或者三方或者怎样;我们有不同的看法,有不同的意见,所以我们要和睦,我们要相处,我们要彼此接纳,讲起来都很快就懂了,这没有什么大道理。可是实际发生在人的心里、人的身上,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。这一些犹太的信徒和非犹太的信徒;他们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,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很多都是不一样的,碰到事情了,碰到问题了,只会彼此看不顺眼,只会彼此要分开、要分离,而且要走得更远一点,分得更远,走得更远离一点。可是保罗要告诉他们现在不一样了,你过去的是过去,你蒙恩以前是蒙恩以前。现在在教会里是不一样的,在基督里、在教会里这福音可以显著的大能,在我们这信靠祂的人身上。在对事情对情况有不同看法的时候,合一、相爱、饶恕、接纳应该是可以的,应该是可行的、该行的,而且应当可以呈现和做到。
不是因为靠着我们自己,乃是因着福音的大能。当我们彼此之间各方只看自己的时候,或者是各方只看对方的时候,我们里头的爱不容易显明出来,也不容易生发出来。但是在我们中间有一个神的恩典,那就是基督的爱,那十字架上的爱,这爱会成就和睦。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说2:14“因他使我们和睦,将两下合而为一,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;”神的救恩、救赎在我们蒙恩的人的里面,在我们的内心中有一个奇妙的工作,是当我们愿意顺服,就可以让这福音在我们里头显出祂的大能来,其中的一个点就是会拆毁中间隔断的墙。我们每个人心里有墙欸,那墙还蛮厚的!不过有些人的墙不太厚;但是很硬,透明的、防弹玻璃的、打不穿的,但是你以为它不在那里,看不见啊!其实它还硬在那里。我们里头都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光景,彼此接纳这是在教会里应当是可行,而且是上帝要我们作的。
彼此是两边,那怎么接纳我觉得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。上礼拜世冠牧师在分享的时候,他特别就讲这不只是一个神学的问题,这是一个教牧中间或者是实践的一个问题。那么怎么开始呢?彼此要做这件接纳的事情;要怎么开始呢?是你先开始?还是我先开始?你开始我就开始啊,不、不、不、不,你开始我就开始,你先我就跟。不、不、不,你先啊!那谁要先?罗马书15:1说;“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,不求自己的喜悦。”第2节;“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,使他得益处,建立德行。”坚固的人,意思是说坚固的人要启动啊。谁是坚固的人?坚固的人是指谁呢?是怎样的人呢?他要担待什么呢?坚固的人不是什么从年龄来看、性别来看,坚固的人也不是从职业来看,也不是从名位来看的,更不是!坚固的人乃是:一、能够担待的人,这个我等一下会再讲,另外一个:乃是能够使邻舍喜悦的人,这是15:2。
一个能够担待的人、一个能够使人喜悦的人,保罗说这样的人是一个坚固的人。他要担待什么呢?首先我要再说一点,我觉得坚固的人不是一个强者,不是一个自以为很刚强的人,或者别人看他是很刚强的人,我觉得不是。我觉得一个坚固的人他在整个教会的里面;我会想到启示录讲到的这个非拉铁非教会的那一个人。圣灵说:他在教会中是一根柱子。意思就是他是一个稳固的、隐藏的、站立的,一直在那儿的,谦和的、不攻击人的,而且是温暖的一个人。他在那里,他就是在那里,他是一个教会的柱子。他要担待什么呢?他要负主的轭,他要学习主的样式,他可能会被误会,可能会被误解。也可能会被辱骂。但是一个担待的人学主的样式,就在这里头学习了舍己、退让,并且成全别人的这样的一个人。
我觉得怎样来担待,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: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,要学习不求自己的益处,愿意求邻舍或者他人的喜悦。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,就是一个愿意担待的人、一个坚固的人要在与人和好、彼此接纳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的人。在这里头这个“彼此”很重要,要先省察自己,不是以为自己都是对的,不要以为自己都一定对,也要学习了解一下对方,可能要多了解一点,不是只有一下,要两下、三下,多了解一点。而且是愿意靠着主的恩典,先愿意递出你的橄榄枝。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。我们爱,神先爱我们。圣经还有一句说:不是我们先爱神,乃是祂先爱我们。要知道祂先爱我们,我就是蒙了祂的爱,我蒙了祂的爱;就是蒙了恩典、蒙了救赎、蒙了赦免。我蒙恩何等喜乐、何等感谢。
我想我们对于我蒙恩,蒙主的恩,我们都很感恩,我们也很喜乐。但是我们也会说我蒙恩实在是不配的,保罗也说他不配,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,我不配。在上帝的面前说我蒙恩、我不配,我们都会说,我们也都承认,我想我们都也认定。可是当我要与人互动,要彼此接纳的时候,我是否可以也感受得到说:我是不配的。我与人彼此接待,当然盼望对方会接待我,但是我自己会不会感觉我是不配的?坚固的人在他的内心中;心灵深处学习一个功课,或者有一个很大的挑战,就是当你要与人和好,要彼此接纳,接纳对方的时候,或者被对方接纳的时候会遇见一些困难的。你会遇见困难,对方也会遇见困难,你要付出一些代价,对方也要付出一些代价,而这要有一颗愿意的心,愿意付代价的心。面对困难、走向困难、跨越困难这就是主所说的第二里路。
当我们彼此接纳;一起来走这第二里路的时候,我们的生命在主的里面是一个勇敢的生命,是一个美丽的生命,是一个尊贵的生命,也是一个属于上帝的生命。我们把自己交在主的手中,主必帮助我们走向合一、相爱、饶恕和接纳的里面。真理和道理的教导和传扬是清楚的,可是实际在你我的生活中,所要面对的挑战是我们要经历和学习的,也是要勇敢走上去。我讲几个例子,这是圣经上的几个例子,巴望这些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面能够思考,在你的心中揣摩一下,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的情形是怎样?体会一下在这些事情上那些当事者的心境是怎样?试想这个画面,这些经文在加拉太书2:9,经文是说;“十四年之后,上耶路撒冷去,雅各、矶法就是彼得、约翰,就向我和巴拿巴,用右手行相交之礼。……”这些教会的领袖那时候是怎样?
我们知道保罗和巴拿巴被安提阿教会差往;这个外邦人传福音以后;神使用他们祝福他们,所以带领了很多人信主;很多外邦人信主;建立了外邦的教会,蒙了很大的恩典。这一些上帝奇妙的作为,在外邦特别在小亚细亚的这些作为,神所作的借着保罗和巴拿巴和同工所做的,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不会不知道!不但知道,而且应该知道得蛮清楚。但是,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问题吗?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吗?耶路撒冷教会的使徒,以及保罗和巴拿巴对蒙恩得救的外邦人,对于他们的的情况有一些想法。上个礼拜世冠牧师也讲;在罗马的教会的犹太背景的基督徒所看重的是什么?非犹太教的基督徒所看重的是什么?文化、教育这个背景的不同;让彼此之间的张力很大,初代教会保罗和巴拿巴和彼得、雅各、约翰这些使徒们。各位,我觉得张力也是很大,张力也是很大啊!
这而这个张力大到一个程度他们必须开会,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个后来我们从使徒行传15章就看见他们一起坐下来开会,一起讨论,一起要来解决问题。这里就讲到当保罗和巴拿巴应该是应邀到耶路撒冷去开会的时候,他们俩就去了。这个会议没有在安提阿开,这个会议没有在小亚细亚开,这会议是在耶路撒冷开,保罗和巴拿巴就去了。还没有开会以前,第一件事情,保罗在这里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书信说;“十四年之后,我们上耶路撒冷去,我和巴拿巴去,雅各、矶法、约翰,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,就是握手的意思。“右手握手”这个好像是握手的这个源头。这一握;我称为《世纪之握》,历史中的握手。
解开了很多的结,这很不容易的。他们两边其实都背负着很多很多的东西,两边的这些领袖们心里头其实都有很多很多的想法,对自己、对对方、喜欢的、不喜欢的、接受的,甚至不接受的。各位,保罗和巴拿巴在外邦人中间传扬福音,建立了教会,这样去到耶路撒冷,谁先伸出这只手?这里很清楚,是雅各、矶法、约翰先。“就向我和巴拿巴”他们先伸出手。我想这对巴拉巴,对保罗来讲是很大的安慰。其实他们心中是很紧张的,我觉得他们是很紧张的,因为他们来到耶路撒冷,他们来到这犹太人的这个历史一切的中心,他们要在这边来讨论他们心中很挣扎的事情:要怎么样使得外邦的信徒能够更自由、更蒙恩,不要束缚他们。
再想一个画面,这画面比较个人化,讲两个人,一个叫做腓利门,一个叫阿尼西母。腓利门是保罗的朋友,保罗把福音传给他,他住在歌罗西。腓利门书是新约保罗所写的最短的一卷书。阿尼西母是谁呢?他是腓利门家中的仆人。腓利门当时是一个上层社会的一个领袖,家中有一些奴仆,在罗马帝国的那个时代,这样的两边是分得非常、非常清楚的,你是奴仆就是奴仆。而主人对奴隶有绝对的权利,甚至要你生就生,要你死就死。阿尼西母这位年轻人可能有点调皮,所以他在主人家里头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,不知道是什么,后来有说可能是他偷了主人的一样可爱的东西。他就逃跑了,就从腓利门家逃跑了,逃到那里去呢?逃到罗马。其实从歌罗西到罗马还蛮远,他跑到罗马去的。
到罗马这位年轻人还是不太老实,这个习惯很不好,可能又偷;又偷东西,这次给罗马官方抓到了,就把他关起来,抓住以后把他关起来。当然偷东西当然是犯罪,但是从整个来讲不是一个大的罪,就把他跟保罗关在一起。保罗那时候被关在罗马的监狱,那可是对罗马皇帝来讲和对政府来讲是一个重犯。哎呀,这个跟保罗关在一起也是有一点福气的,保罗就向他传福音了。很有意思上帝的恩典,这阿尼西母就信主了,保罗就来认识他,你是谁呀?你是在哪里来的?哦,原来你是腓利门家的仆人,我认得你的主人。过了一点点的时间,保罗仍然被关,但是这个阿尼西母可以放了,罪很轻啊,就放了。
他放了以后,保罗就应该是问他说你去哪里了,不知道要去哪里。保罗对他说:你应该回去。我怎么能回去呢?回去不是死路一条吗?你要回去,我们信主的人悔改认罪,要回去向主人道歉,求赦免!哎呀,这个我绝对不敢做。保罗说你要做!为了这位阿尼西母,保罗写了一封信。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腓利门书,保罗写了这个腓利门书的这一封信,叫阿尼西母亲手带回去,阿尼西母也算是勇敢,他就带着保罗的这一封信,救命符就回去了。到了歌罗西,到了腓利门家里,把这封信交给腓利门。腓利门要怎么样面对这个问题?腓利门要怎么处置这件事情?腓利门的心中应该怎么样?在他的传统的里面,在他的文化的里面,在他的地位的里面,在他的家的里面,在他的周遭的同伴的里面,他要怎么样面对阿尼西母?
腓利门书17节;他对腓利门说:“他不再是奴仆,乃是高过奴仆,是亲爱的弟兄,你就收纳他、接纳他,如同收纳、接待我一样。”这是保罗对腓利门的请求。他说以我这样的保罗,就是跟你关系这么好,引领你信主,以我这样的保罗,原本可以命令你,但是我不那样做,宁可凭着爱心求你。饶恕和接纳这一个犯罪的、悔改的阿尼西母。今天我们能够读到腓利门书,当然知道那个结局是很好的,腓利门就接待他。阿尼西母就留在歌罗西,在歌罗西教会里面。后来上帝使用阿尼西母,成为初代教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教会;叫做坚革哩教会。提多曾经牧养的坚革哩教会,后来阿尼西母就是坚革哩教会的监督。
腓利门的挣扎是什么?这是一幅画面,一幅接纳的画面。接纳是一种爱的行动,人真的是有限,而且人无法从自我的角度中来做成这件事,但它却是圣灵的一个工作,是圣灵的一个感动,可以帮助我们这些蒙恩的人愿意跟随主,愿意顺服主教训的人,从我们的内心中心甘情愿,愿意与人和好的一个动作。以及当我愿意做的时候,我的心里头会被主的爱;以及我愿意包容这样的一个心思和意念所充满的,我要做这件事情。这不是我好像做一个制度下的一个事情,被强迫的一个事情,不是。强迫的爱是没有价值的,就是我甘心的。所以当我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,当两边或者多边彼此要接纳的时候,总要有个起步,我愿意学习做那个起步。我靠着主、求主帮助我成为一个坚固的人,我愿意成为那个起点。被上帝引导、被上帝光照,放下所有的可能的误会、误解、委屈、情面,渴望能够得到对方的,另外一方的接纳和回应。当我有这样的心志的时候,要为此;要为这个时间开始做出一些准备。第一、我觉得要从这个时候开始,不再从我的口中出现任何的批评和论断,纵使我心中的有再多的委屈、不满,我愿意吞下、放下、不提、不说,我甘愿。也许觉得有点苦,慢慢这个苦会淡的。第二、我觉得要祷告。为对方祷告也为自己祷告。关注对方的身心灵,关注对方的工作、服事、家庭,为他切切的祷告,更为自己加倍的祷告。我觉得为自己要加倍祷告,让我能够知道自己在做这件事情上仍然是软弱,我需要能够经历主的恩典、同在,加倍地为自己祷告。第三、我觉要为见面时候的时间和地点、环境求主引导和安排。
第四、为见面的时候、为握手的时候,我得要说两句话吧!要说的那一两句话是能够非常的合宜,求助给我恩典,让我能够说一两句合宜的话,我为此祷告,求主赐下我这两句话,赐给我这两句话,是合宜的话,不是装假的、不是故意的、不是吹捧的、不是阿谀的。是诚实、是忠恳、是诚恳也是厚道的话。不容易!不需要多,要准确。最后,你为此祷告也要把这些可能面对的过程和结果交在上帝的手中,这结果巴望是一个美好的结果。但是如果对方仍然不愿意,使你不能达到你的渴望,不要灰心,也不要失望。因为你做就代表你没有失败,你没有失败而圣灵会为你完成这个工作。你坐在主的面前,诚实地坐在主的面前主会纪念,所以要把过程和结果交托给主,主必帮助。
再想一个画面,这是创世纪里面的一段故事。我们知道约瑟被他哥哥们卖了,在埃及很苦。经过了二十二个年头,因为饥荒的缘故,他十个哥哥来到埃及要来买粮食。当他们买粮食的时候,约瑟是总管全国粮食的首相,他一眼就认出他十个哥哥来。他说:你们来干什么?他说:“我们那边没有粮食,我们来买粮食。”我想当约瑟认出他的哥哥们,他哥哥们没有认出他,我相信他心里立刻起了很大的变化。他该怎么做?圣经上告诉我们,他就把他哥哥们留了三天,留下来三天,他没有把他们放在监狱里,他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房子里,供给他们这三天,他没有跟他们见面。你觉得这三天约瑟怎么办?这三天对约瑟来讲很重要,约瑟可以做出一些决定的。你们要买粮食,是不是?买了、回去,我不跟你们见面,你要粮食就可以给你。第二、现在是我报复你们的时候了,我可是有权柄的,但是约瑟都没有这样做。
三天以后约瑟跟他哥哥要见面的时候,哥哥们还不知道那个有权柄的人叫做约瑟,不知道!他跟他们见面的时候,约瑟说了第一句话,我觉得这一句话是表达了约瑟这三天的情境。约瑟说我觉得他哥哥没有听懂,约瑟说:“我是敬畏神的。”后来约瑟跟他哥哥们相见。又经过了十几年,约瑟后来把他爸爸接到埃及,雅各130岁的时候去埃及,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147岁。这十多年之后,有一天,他爸爸过世以后,他哥哥们就紧张了,哎呀,这下约瑟可以来报复了。做恶事一辈子跟着他。就叫人去跟约瑟讲,说爸爸在世的时候有交代你要对我们好。他哥哥们心生恐惧,请人去求情,请约瑟饶恕他们。圣经中记载创世记50章记载约瑟3个反应,第一个反应是约瑟听见了;就哭了。第二个反应,约瑟说:你们放心,我岂能替代神。第三个反应: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。
各位,什么是亲爱的话?是叫他的哥哥们听到了以后会安心的,对不对?会放心的,会把那个紧张和恐惧的那个心化解的,对不对?那么约瑟到底讲了什么?圣经上有记载,我们应该来一个有奖征答让大家写。但是我想安慰的话肯定是谦和的,也是温暖的。约瑟是很有智慧的人,他知道哥哥想什么,他也知道他哥哥们要什么,他也知道他哥哥们缺少什么,他也知道他哥哥们怕什么。他愿意讲亲爱的话,有的人不愿意,他愿意讲亲爱的话。上帝爱我们,上帝接纳我们这些罪人,我们这信靠他的罪人被主全然的接纳。上帝的美好和荣耀的性情的中间,是充满了爱和饶恕的生命,是充满了爱的作为。上帝接纳彼得,三次否认祂的彼得。上帝接纳多马,信心摇动,总不相信的多马。主耶稣接纳那在十字架上的强盗、主耶稣也接纳那撒玛利亚的妇人、生来是瞎眼的那个人、也接纳约翰福音第8章正在行淫被捉拿的那个妇人,对她说:平平安安的去吧!这是亲爱的话。
当接纳实际的光景出现的时候,当接纳的生命彰显出来的时候,罗马书15:6-7表达了这样的做;是会荣耀神的,这样是荣耀神,是使神得到荣耀的。使徒们之间的握手、彼此的接纳,使耶路撒冷的教会和初代的众教会都蒙恩典,信徒也大大的蒙恩。腓利门接纳阿尼西母,使歌罗西的教会和坚革哩的教会得到益处。而且我们知道腓利门书是日后解放奴隶、释放黑奴等等这些政治运作里面最重要的神学基础。约瑟饶恕他的哥哥们,接纳他的哥哥们,彼此接纳,使得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得以完全。约瑟对他们说:是神先差了我来,为要存留余种。上帝永恒的计画,而神的旨意,对亚伯拉罕的应许,因着他们彼此的接纳得以成全完备。
亲爱的弟兄姊妹,真的不要轻看这彼此接纳的真实光景,这会在上帝的祝福和上帝的保守中间,直接或者间接成就美好的事,并且荣耀上帝,使许许多多的人得益处。因为这是圣经的教训,真理的柱石和根基,让我们一同来效法。
我们一起祷告:
愿主的宝血洁净我们,愿主的爱充满我们,让我们更愿意遵行祢的教训,活出祢的教训。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祢的面前,做该做的事,得蒙祢的喜悦,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,阿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