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神同行查尔斯史达尼牧师讲章
电邮:tongxing@liangyou.net
短信:13229966122 (注明:同行)
与神同行 - 20251119
-
死后还有机会吗?
与神同行-20251119
耶稣说撒但是说谎的,牠也是说谎之人的父,牠成功的诡计之一,就是要人相信牠的谎言。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,正是撒但长久以来一直向人灌输的谎言。很多时候,基督徒会对未来感到忧虑,又或者对现世基督徒的生活,宗教等事物有所存疑,而撒但的伎俩,就是用圣经的话来向我们说话,当然圣经的话到了撒但那里,就变成了牠的曲解。那就是说,撒但不错是引经用圣经,只是却加上牠错误的解释,扭曲神的话,叫我们相信牠。撒但不怕我们读多少圣经,牠只要说服我们相信牠的话,牠就得胜了。
撒但其中的一个谎言就是,人死了之后,还可以有第二次的机会。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思想到底神是不是给人在死后有第二次的机会。我们要看的经文,记载在来9:24-28,经文这样说:“因为基督并不是进入了人手所造的圣所(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),乃是进了天堂,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。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,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,如果这样,祂从创世以来,就必多次受苦了。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,次把自己献为祭,好除掉罪。按着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后且有审判。像这样,基督既然一次被献,担当了多人的罪,将来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显现,并与罪无关,乃是为拯救他们。”
希伯来书的作者说,“按着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后且有审判。”今天我们要思考的题目是,到底人死后还有第二次机会吗?那就是说,当我们离开世界,进入永恒之后,神会不会给我们第二次得救的机会呢?这种说法符合圣经吗?有圣经的根据吗?还是撒但美丽的谎言,叫人不把握今生的机会信耶稣,以为来生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呢?撒但会告诉人,神是爱人的,神不会忍心叫人下到地狱去受苦,不管怎样,最终每一个人都可以上天堂。这是撒但的说法,但是圣经有这样的教导和真理吗?圣经到底怎样说呢?这才是我们要掌握和依据的。
就我们一起来看路16章耶稣所说一件事,就这是财主和讨饭的拉撒路的事情。通常耶稣在讲比喻的时候,很少指名道姓,或者说很少给人物冠上名字,但这不是一个比喻,而是一件事情。请我们来看19到31节,经文记载:“有一个财主,穿着紫色袍,和细麻布衣服,天天奢华宴乐。又有一个讨饭的,名叫拉撒路,浑身生疮,被人放在财主门口,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飢,并且狗来餂他的疮。后来那讨饭的死了,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,财主也死了,并且埋葬了。他在阴间受痛苦,举目远远的望见亚伯拉罕,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,就喊着说,我祖亚伯拉罕哪,可怜我罢,打发拉撒路来,用指头蘸点水,凉凉我的舌头,因为我在这火?里,极其痛苦。亚伯拉罕说,儿阿,你该回想你生前受过福,拉撒路也受过苦,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,你倒受痛苦。不但这样,并且在你我之间,有深渊限定,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,是不能的;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,也是不能的。财主说,我祖阿,既是这样,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,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,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,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。亚伯拉罕说,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,可以听从。他说,我祖亚伯拉罕哪,不是的,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,到他们那里去的,他们必要悔改。亚伯拉罕说,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,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,他们也不听劝。”
在这里,我们看见了两个永恒的结局,一个是拉撒路,死了就被天使带到亚伯拉罕的怀里享福和得安慰;另外一个是财主,死了就到阴间受痛苦,这个结局是定了的,不能改变的,即使财主苦苦哀求他祖亚伯拉罕,但是亚伯拉罕也是爱莫能助,因为这永恒的结局一旦定了,就是不能更改的。唯一能够将我们从犯罪,叛逆和罪恶的生命拯救出来的,就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,这是唯一的方法,除此以外再无别法。耶稣死在十字架上,所流出的宝血,有洗罪的功效,能够除去我们众罪,耶稣付清我们一切的罪债,让我们可以得生,得着在基督里的新生命,与神的性情有分,开始过着公义和圣洁的生活,而这样的生命才可以到天堂去。人生是一去不复返的,过去了的岁月不能追回来,一旦我们跨过了永恒,就一切都成定局,再无转圜的余地。
财主并没有祈求他在生的弟兄为他祷告,好让他可以最终离开阴间和痛苦,他没有这样求,因为求也没有用。圣经不错是给人希望和机会的书,圣经也常常提到神给人机会,然而这些机会都是在今生的,而不是在永恒或者是来生的。因此那些说人死后还有得救机会的,其实找不到圣经作为支持。第二,我们找不到有炼狱之说的证明。希伯来书告诉我们,耶稣一次过为人受死,祂是一次为人死在十字架上,然后在成就救恩之后,就坐下,表明救赎的工作经已完成。
希伯来书告诉我们,耶稣是一次献上,和旧约祭司不断将祭牲献上来作比较,指出耶稣的死是超然的,独特的,祂不用像旧约的祭牲那样,必须多次受死才能赎罪,旧约的公牛和山羊就是这样,所以祭司几乎是没有办法休息的。然而耶稣却是一次的把自己献上,就成就了救赎的功劳,把全人类所有的罪,包括过去,现在以及将来的罪,都全然洗清,不留痕迹。当我们诚心相信接受耶稣做救主,承认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,为我们舍命的功效的时候,我们承认耶稣为我们担当一切的罪过,以及为我们受尽一切的刑罚,祂死是为了我的罪,所以我诚心相信接受祂的拯救,我就从罪恶中获得释放,我就得以成为神的儿女,我就得着圣灵,并且领受远的生命,可以跟神建立生命的关系。
弟兄姊妹,如果我们确信救恩就是这样的,那为什么死后还要受苦,还得有炼狱,那是不合理的,是矛盾的。神透过耶稣基督进入世界,祂降卑自己来成为人,住在世人中间,和人一起生活,成为“忧患之子”,他多受痛苦,常经忧患,受人的讥笑,辱骂,被人鞭打和流血舍身,这些都是为了我们。我们既然诚心的相信接受了,为什么又觉得不足够,为什么我们认为自己还须为罪有所付出呢?如果我们在接受救恩之余,还得自己有所付出,那么救恩就不是恩典,不是白白的礼物了。要是我们仍然努力,仍得靠行为,十字架就不是恩典,得救就必须靠行为了。
要是我们死后仍得受苦一段时间,那就说明神为人预备的救恩不是完美的,是不足够的,因为我们还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。好像奉割礼的犹太人,对外邦信徒说“信耶稣不够,还要守摩西的律法,受割礼,否则不能得救。”然而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,是不合圣经真理的。人若是这样相信,就是违反了圣经的真理,否定了耶稣的代赎的功效,是不服神的义,要立自己的义。若是没有十字架,就没有救恩,十字架所解决的,是从创世记一直到启示录的问题。虽然神指示人在旧约献祭,并说明祭牲的血可以赎罪,但其实真正的功效只有在于耶稣基督钉十字架这个牺牲上。旧约只是影儿,是一个预表,让人知道神有一个计划将要为人完成,叫人有盼望,叫人知道血能够赎罪,但真正产生功效的,并不是动物的血,乃是耶稣基督所流的宝血。动物的流血牺牲,只是让人想起自己的罪。但真正洗净人一切的罪的,是耶稣基督的宝血。
所以,那些主张信耶稣的人死后必须受苦和受刑罚的,全部都是错误的,那就等于是对神说,“你的独生爱子到世上来为我死还是不够的,我还得靠自己去解决罪的问题。”弟兄姐妹,让我们不要陷入这个错误中,因为圣经的信仰不是这样,这只会将人重重的捆绑着,不得自由和释放,这绝对不是神的心意。一个人若是相信这样的说法,到头来只会是绝望,无助,活在束缚之中。人若是相信死后还有一段炼狱的时候,他的心灵就不得释放,而且我们也很自然会问,到底要炼多长久,是为了偿还那一种罪债,那又是怎样的痛苦,种种的问题我们都无法获得答案。这是因为圣经从没有一节有这样的记载,这全部都是人虚构出来,是不合圣经真理的。圣经有它完整的教导,是前呼后应,有着统一的主题的,我们若是不能找到圣经作为支持,我们就不要去相信圣经以外的任何说法。
我们来看腓1章保罗所给的教导,在腓1:21-25,保罗这样说:“因我活着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处。但我在肉身活着,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,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。我正在两难之间,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,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。然而我在肉身活着,为你们更是要紧的。我既然这样信,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,且与你们众人同住,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,又长进又喜乐。”保罗在这里怎么说呢?他说我正在两难之间,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,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事。为什么保罗情愿离开世界呢?如果保罗离世是要炼狱和受苦,那就不值得保罗向往,然而他离开世界是与神同住,所以这值得保罗倾慕。
信主之前的保罗,是逼迫神教会的,是到处捉拿信耶稣的人的,然而当他信了耶稣,蒙召做使徒之后,他的心蒙神光照,他醒悟过来,认识他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稣,就是旧约应许的弥赛亚,这位基督,就是耶稣。从此,他丢弃万事看做粪土,以得着耶稣基督为至宝。他说,“因我活着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处”,这是因为保罗知道,若是他离开了世界,就是与主永远同在,这是好得无比的事。只是保罗知道他在世的责任尚未完成,神还有工作要他去做,所以他有生一日都以事奉神为他人生的目标和生活方式。由保罗所说的话,我们很清楚的知道,根本就没有所谓炼狱的事,我们千万不要相信。
好,我们来看林后5:1-8,保罗在这里说:“我们原知道,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,必得神所造,不是人手所造,在天上永存的房屋。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,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,好像穿上衣服。倘若穿上,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。我们在这帐棚里,叹息劳苦,并非愿意脱下这个,乃是愿意穿上那个,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减了。为此培植我们的就是神,祂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。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,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,便与主相离。因我们行事为人,是凭着信心,不是凭着眼见。我们坦然无惧,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。”
从保罗这段论述中,我们看不见任何关于炼狱的暗示,因此我们可以断言,炼狱只是人的说法,人的理论,人所提倡的错误说法,圣经根本没有这样的记载。我们要笃信圣经,任何说法都一定要和圣经的真理相吻合,才能接受,我们要不断问,要在凡事上问,到底神的话怎么说,圣经的真理是什么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从保罗的教导中,我们很清楚看见,我们作为神儿女的,若是死了就马上到神那里去,那是实时发生的事,不必等一段日子,或者一段考验期。
另一段经文我们要看的,是耶稣在钉十字架的时候所发生的。我们知道,耶稣被钉在两个强盗中间,一个是讥诮耶稣的,但是另一个却持截然不同的态度,路23:40-43这样说:“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,你既是一样受刑的,还不怕神么?我们是应该的,因我们所受的,与我们所作的所称,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。就说:耶稣阿,你得国降临的时候,求你记念我。耶稣对他说,我实在告诉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。”
请留意耶稣所给那强盗的回答,是那样的确定,那样的真实,不是“稍等一会。”或者“到我再来的时候才实现。”而是“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。”若是有炼狱存在的话,这个人是强盗,罪大恶极,是个杀人犯,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囚犯,应该受炼狱的时间比别人长。可是耶稣怎样回答呢?强盗要求主耶稣在得国降临的时候记念他,因为他承认耶稣就是主,但是耶稣给他肯定的答覆说,“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。”到底耶稣死后往那里去呢?耶稣经历完十字架的痛苦,最后离开世界,祂是回到父神那里去的,祂的工作经已完成,祂是欢喜快乐的回到天家去见神。因为耶稣确实的知道祂一旦断气之后往那里去,所以他可以应许强盗今日就同祂在乐园里面了。
弟兄姊妹,我们要认识圣经的真理,认识神的心意,千万不要被世上的哲理,世俗的说法所误导,被人的理论所蒙蔽,圣经怎么说,我就怎么信,毫不疑惑,这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。保罗明明的说,在主里死了的人,信徒离开世界,就是与主同在,再没有别的情况和可能性。保罗作为神的仆人,有时候他很想回天家,结束在世上的劳苦,但是神一日安排他还活在地上,他也忠心的工作和生活,去作神要他作的事。所以对保罗来说,无论是生是死,他都是属神的,都不会离开神,生与死对保罗都是一样的好,只要是神的安排和旨意,保罗都甘心接受。虽然他在事奉的日子中,常有逼迫和苦难,但是保罗不因此气馁,他还以能够为主受苦为荣为乐,但是若他一旦离开世界,他就可以马上回到天家去,与主永远在一起。
所以,让我们确切的知道,我们若是信耶稣,死了就回到神那里去;若是不信耶稣的,死了就要受苦,而且是永远的受苦。绝对不会有任何变更,或者从一处地方转移到另一处地方,人一旦离开世界,永恒就已经定局,人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机会了。千万不要以为还有炼狱这个地方,让我们受一段时间的苦,借着受苦来赎罪,后后炼狱期满就最终可以到天堂去,这绝对不是圣经的道理。所以不信耶稣的人若然死后,我们也就不必为他们祷告,因为祷告不能改变他们永恒的结局。
亲爱的朋友,相信你我都同意,死亡是最可怕的,因为不知道死是什么滋味,也不知道死后往那里去,所以死对大部份人来说都是神秘的和可怕的,是骇人的事。然而肉身的死并不可怕,因为只是肉身离开世界而已,这是人生必经之路,有生必定有死,生是朝着死亡去走的,这是个铁一般的事实,是不能更改的。然而最可怕的,乃是灵里的死,就是与神隔绝,没有神的景况。耶稣在十字架上担当我们的罪,还替我们经历了死亡,这不只是指耶稣的肉身最后在十字架上断气,更是指耶稣为了担当世人的罪,而经历了与神隔绝的痛苦,耶稣在十字架上喊叫说,我的神,我的神,为什么离弃我。这是因为耶稣背负着世人满身的罪污,让神也得掩面不看祂,离弃祂,这是耶稣受苦最深的时刻。肉身的苦耶稣尚可忍受,祂没有因为受鞭打而埋怨半句,但是与神隔绝却是耶稣难以忍受的,但是耶稣为了我们,也经历了与神隔绝的痛苦,为我们尝了死味。
救恩就是因为耶稣的十字架,白白赐给我们的,这是恩典。救恩保证我们,一旦离开世界,我们就马上可以到神那里去,永远与祂同在。这是每一个相信接受耶稣做救主的人永恒的结局,永远的归宿,是神应许给我们的。圣经说,凡求告主名的,就必得救。弗2:8-9说:“你们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着信,这并不是出于自己,乃是神所赐的;也不是出于行为,免得有人自夸。”我们没有做什么,也没有能力做什么,一切都是主耶稣作成的,在十字架上成就的,所以说这是神的恩典,是百分之百的恩典,是完整的,完满的恩典,一点也没有错。只要我们凭信心相信接受,这恩典就临到我们身上,我们就成为一个得救的人,就可以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,成为神的儿女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亲爱的朋友,今生我们过得怎样,是贫或富,并不紧要,就算像拉撒路那样的坎坷潦倒,也不紧要,因为死后可以到神那里去享福。相反的,人若不信耶稣,即使今生大富大贵,也没有用,不但死后什么都带不走,并且还要到地狱去受苦,像财主那样,到那时候悔恨已经是太迟了。因此,把握现今的机会,赶快相信接受耶稣做救主,是人生最重要的事,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。
诗103:10-17,诗人大卫说:“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,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。天离地何等的高,祂的慈爱,向敬畏祂的人,也是何等的大。东离西有多远,祂叫我们的过犯,离我们也有多远。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,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祂的人,因为祂知道我们的本体,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。至于世人,他的年日如草一样,他发旺如野地的花,经风一吹,便归无有,他的原处,也不再认识祂。但耶和华的慈爱,归于敬畏祂的人,从亘古到永远;祂的公义,也归于子子孙孙。”